重塑老城厢,遇见新上海—— 城市更新的“上海实验”和“上海实践”

 

城市的生命,在于其不断更新并持续迸发的活力,“更新”是城市永恒的状态和不变的主题。

我国的“城市更新”,首次提出于2019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21年3月首次写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并正式全面推开。

今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加大对城市更新的政策支持。

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

国家层面意识的释放、政策的推动,标志着中国城市更新的号角已经全面吹响!

在上海,这座永远在生长、永远在澎湃的卓越城市,正在用细腻又恢弘的笔触,谱写出一部厚厚的、鲜活的、价值连城的《城市更新的上海实验和上海实践》。

 

一、上海城市更新,加速度

上海,一座永未建成的城市。

上海的城市更新历经了以政府筹措为主的住房改造阶段以效率为优先的大规模旧区改造阶段,如今,已经来到了稳步拓展的渐进式更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城市更新,更加关注中心城区的活力提升和历史风貌的保护。

两旧一村改造,是现阶段上海城市更新的主题。

据官方统计,截至2022年底,上海中心城区剩余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约38万平方米,涉及约1.3万户;不成套旧住房总量约659万平方米,约16.8万户;全市还有城中村点位约679个,涉及农户约10.73万户。(资料来源/上海发布)

以上海市黄浦区为例,截至2022年底,剩余零星二级旧里街坊49个,涉及二级旧里5009户、12.9万平方米;剩余不成套职工住宅6915户、26.5万平方米,其中包含了房屋结构差、安全隐患突出、生活配套设施缺乏的小梁薄板结构房屋2138户、近7万平方米。(资料来源/澎湃新闻)

数据来源/上海发布

把“两旧一村”变成现代化的、适宜居住的、有上海特色的城市空间,富有上海特色的城市更新正如火如荼进行着。

用两届政府、10年时间完成两旧一村改造彰显着上海的速度和信心。

未来十年,完成两旧一村改造的目的,也意味着将改善30万户、近100万人的居住环境,也意味着将释放出大量的城市建设空间与动能。

上海城市更新的目标,是将上海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

“两旧一村”改造释放的城市空间,多是稀缺的城市中心,对这些空间的改造升级,让上海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这样的全球城市,既有国际范,又有东方神韵;既能各美其美,又能美美与共;既可触摸历史,又能拥抱未来。

 

二、老城厢的上海实验

今年5月,一条“外滩猫街”红遍网络。

黄浦老城厢的方浜中路一时间成为“顶流”,引来大量人群前来猫咪墙绘前打卡。一只只可爱的、鲜活的、艺术的猫咪图样,被艺术家画在老建筑的封装墙面上,与老建筑毫无违和地共处,就像是一个引信,唤醒了等待更新的百年商业老街的生命之源。

图源网络

要知道,原本的方浜中路其实本就是“顶流”,这里曾是华界商业最集中的所在,也是中华老字号最集中的发源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老街失去了往日的活力,只有鳞次栉比的店面昭示着这条商业街曾经的繁华。

无疑,老城厢的更新,是上海城市更新中最值得期待、也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城市是有生命的,日复一日,生长、繁衍、更迭。城市生命的长度,远长于你的、我的或任何人的。在老城厢,上海这座城市生长的脉络因旧城改造而被层层剥开,数百年积淀的丰富层次切片逐渐清晰呈现。

老城厢的更新,不再适用于早期的大拆大建,也无法适用见缝插针式的改造,而是一次全新的保护式更新,是一次城市更新的上海实验

因为老城厢,是上海江南文化的滋生地,海派文化的孕育地,城市精神的发祥地,也是上海的城市之根、发展之源、文化之脉;对上海人而言,老城厢是上海人的“乡愁”。

开埠以前,老城厢是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莺歌燕舞常三五,一城烟火半东南”, 城东南是老城厢经济最为繁荣的地方。

清代老城厢呈现江南水乡县城风貌/图源上海发布

这里承载着上海的过去,叙说着上海的现在,也揭示着上海的未来。这里有上海不能被抹去的历史原味。

黄浦区是上海历史建筑密度最大的地区。全区共有优秀历史建筑289处、570幢,占全市比重达26%;各级不可移动文物共计536处,占全市不可移动文物总量近六分之一;四处风格迥异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581.3公顷,占黄浦区陆域面积的31%

老城厢以传统寺庙、居住、商业、街巷格局等地域文化为风貌特色,被划定为历史最悠久、最具本土特色的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资料来源/上海黄浦)

对于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一个缓慢的认识过程,为这个认识过程,上海付出了大约3000万㎡建筑被拆除的巨大代价,包括一些地标建筑和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建筑。

里弄住宅与新建筑的并存/图源《上海近代建筑风格》

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城市大规模的快速建设阶段之后,城市空间和历史形成的城市天际线已经彻底改变,上海开始理性地思考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

“心脏、窗口、名片”这六个字,决定了黄浦作为上海中心城区“核心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使命以及后天的努力等,决定着黄浦可以成为、也应该成为上海内核,引领上海的能级与密度进一步提升。

黄浦区的城市更新,是富有上海特色的城市更新。历史建筑与风貌街区是黄浦的“丰厚家底”,大部分旧改地块处于历史风貌区。

出台《黄浦区历史风貌保护和利用“十四五”规划》,发布《黄浦区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优秀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办法》,编制形成《上海老城厢口述史》……一系列工作显示了黄浦区政府对历史风貌保护的积极态度和努力。

例如董家渡金融中心的打造,一方面让商船会馆等历史建筑保留原味,另一方面让城市接轨世界都会,“外滩金融”的金字招牌更加闪亮;还有大豫园风貌区的保护改建,将打造一个具有东方生活美学魅力的全球时尚文化秀场……

同样,在保护之下的老城厢,也需要有新的生活态度。

上海中心城区年代最久远的风貌区/图源城市规划

城市中心的老城、老建筑,要如何新生?

新天地就是个很好的案例,可以说这是上海市中心一次教科书式的更新。保留了上海原味的里弄街区,在修缮保护改造过的建筑里,引入国际化的生活品味,有潮流品牌、有现代商业、有高端居住,完美地将历史与未来相融合。

还有愚园路的更新,这个已经进行了近10年的工程,是一场在诗和远方中重构市井烟火的更新,以打造“愚园百货公司”与“愚园公共市集”为核心,突出街区市井气息与生活美学的跨界体验。

去年11月对外正式开放的张园,经历了4年的保护式改造,时隔百年之后重新回归,以更胜往昔的繁华与生机,为城市更新增添新注脚,为城市生活注入新内涵。

以前的城市更新,是推土机所向披靡的时代。

如今,我们要像绣花一样对待城市,尤其是老城厢,更要在“老底子”上,绣出“新花”。

150多年前,一位美国记者对上海做过这样的描述:上海无疑是一座伟大的废墟,如同许多年轻的正在崛起的有追求的城市一样,壮丽辉煌正在取代原有的建筑。人们确信这座城市正在增长的重要性,它必将成为中国贸易的中心,任何推测都不足以说明,土地和资产的价值会达到我们今天难以想像的程度。

他或许说对了上海的过往,但上海的将来,正在以一种保护、活化、传承的态度,来留住上海的历史、上海的原味,在此之上生长出全新的上海。

能传承历史,能承接未来,老城厢将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城市原点的上海实践

在城市更新被写入政府发展报告的当下,老城厢的未来,能否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会否造成城市历史文化记忆的断层?这片蕴含着深厚文脉的土地,会在新时代的城市更新中长成什么模样?

所有的答案,似乎只有时间能给出。

但所有人都知道,老城厢不能被辜负,也不会被辜负。

未来老城厢的定位,是要打造提升为一个商业、文化、办公、居住等多业态混合,实现外滩金融集聚带与新天地商务区联动发展,承载上海过去、今天和未来发展的综合功能区域。

非常的幸运,在黄浦中心地块,华润置地牵手南房集团,深度参与老城厢的更新当中。一个是实力强大的头部央企,一个是深深懂得这片土地的本土国企,央国强强联手,让老城厢的未来令人期许。

南房集团作为本土国企,深深懂得老城厢历史的珍贵、土地的珍贵。在老城厢的历史风貌保护中,南房集团细心的、精心的做好保护保留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保留老城厢的历史风貌,让老城厢的新生,依然留有历史原味。

老城厢地图

对于华润置地来说,任何一个项目,不仅仅是建造,更是一次与城市的深度融合,都是站在了城市运营的角度来考虑项目。比如刚刚成功举办过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成都“东安湖体育公园”,也是出自华润置地之手,除了代建运营,还有赛事保障,华润置地全程为赛事保驾护航,还有接下来将要在杭州举办的第19届亚运会,其“亚运技术官员村”也是由华润置地代建和运营,十余年来,华润置地以数座体育场馆的代建为契机,为更多的城市生长开新赋能,强大的城市运营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样,在上海这片珍贵的土地上,怀着对上海这座城市的期许,在黄浦区政府、南房集团,以及华润置地的努力下,期盼这里能生长出一个城市营造的样本、风貌保护的样本、旧城改造的样本。她有着深厚的底蕴、有着适用的功能、有着摩登的审美、有着精工的细节。

在老城厢城市更新的伟大命题中,这个备受期待的项目,华润置地又是如何实践,如何思考,如何下笔的?

虽然任务重、时间紧,但华润置地和南房集团花了大量的时间、大量的心血、大量的人力,放在前期思考、战略部署方面,并没有仓促下笔,而是绞尽脑汁,研发项目。

从2021年5月8日,老城厢改造方案正式启动以来,华润置地和南房集团的城市使命感和时代担当驱动,力求设计方案精益求精,要求成果完美无憾,为此,项目又用了足足近2年时间,与包括伍江、周俭、沈迪、刘锦屏、沈三新等著名的城市风貌专家多次沟通,与市区风貌处、规划资源局等详细汇报,最大化地寻求外脑支持。追求方案的至极完美,对老城厢底蕴、历史深度挖掘,结合当代生活丰富演绎,打造每一套不同的独特定制产品。

仅仅一个“如何保护区域内的历史建筑”,就衍生出了厚厚的一本图册,上千张图片,几百种方案,就这样一本设计稿,背后藏着数十位国内外专家、数百个华润人、近千个日夜的心血。经过一次次的打磨,从历史调研到风貌评估、保护更新方式的研究,再到单体细化甄别,整体设计方案的推导验证;过程中难点重重困难 反复推敲打磨,每一页、每张图都经历了多轮的修改优化,每个字的表达都是斟字酌句,让人惊诧、令人动容。

 

四、再见老城厢,再现老城厢

既然要重塑老城厢,那么,究竟要如何处理上海老城厢中“底蕴”与“摩登”的碰撞、如何厘清“保护”与“保留”的区别、如何实现“宏观”、“中观”、“微观”的更新、如何平衡好“有烟火的社区”与“有价值的宅院”、以及如何真正寻找到“街巷”、“肌理”、“建筑”之美?

答案会在不久的将来,浮现在全国人民的面前。

你大可以相信这一次华润置地与南房集团深度参与的“上海实践”——

首先,充分考虑到了历史与未来的融合。

从1291年元代设县,到2035年中央活动区,曾经的上海经济发源地,未来的老城厢也将是上海的金融中心之一。董家渡金融城的建设,已经描摹出了城市金融中心的现代繁华气息,也催生出了城市中央生活区的区域定位。

高品质的、引领时代的工作、生活需求在这里滋长。但同时,区域内的历史文脉,也得以存留。

这个超级城市更新项目中,包括一条风貌保护街巷“望云路”在内的,约1.78万方的保留保护历史建筑,还有过街楼、地界碑,以及古树名木,都将以修缮的面貌,继续讲述着老城厢的历史。

其次,在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抓住了建筑、街巷与城市如何有效串联的密码。

项目保留了街巷的格局,把历史建筑变成历史记忆标识点,延续并织补老城厢独有的小肌理单元模式,完善演绎新的院落空间,形成历史与当代共生的肌理。

建筑保留了历史特征,有细节,有韵味;街道是可漫步的,与历史建筑的偶遇,让漫步更有温度;点、线、面的结合,幻化出了全新的城市空间,可阅读过去,也可感知未来。

黄浦中心地块旧貌

最关键的一点,时刻牢记初心,城市更新,归根结底,都是以人民城市为出发点。

在上海,人与城互相成就,城与人共融而生。

在城市最核心的原点,用原汁原味打造稀缺的院落,同时也有摩登现代的高层住宅,更丰富的选择,让更多的人能感知人民城市的宜居魅力。

壮丽和伟大背后,全是专业的基石、深度的研磨、细腻的匠心……相信华润置地,这个有着超凡的城市运营能力的开发商,能给老城厢带来一次不一样的新生——

为人而来的城市空间,为人而来的未来生活,老城厢迈向属于上海人民的独特生活空间!

上海,你有理由高呼——再见,老城厢;再现,老城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