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新常态”下涂料行业当有新突破
【中国钛白粉网讯】一年一度的国内涂料行业盛会——由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主办的“2015年中国涂料、颜料行业工作年会”于3月26日至27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顺利召开。
此次会议以“绿色环保、政策引导、共建未来”为主题,共吸引了逾500位全国涂料、颜料、原材料及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与会,共同探讨新常态下涂料行业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并围绕涂料行业经济运行、涂料消费税、绿色建材政策、工业涂装VOC控制、水性工业涂料、全球涂料发展等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会长孙莲英女士、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先生、国家税务总局领导、浙江省涂料行业协会理事长程磊楠先生、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秘书长杨渊德先生等领导嘉宾出席了会议。
会上,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孙莲英会长就2014年中国涂料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未来走势进行了综合分析,她在报告中指出:2014年中国涂料行业克服了下行压力,基本实现了稳中有进的总体目标。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涂料总产量1648.19万吨,同比增长7.9%;涂料工业总产值38675856万元,,同比增长11.9%。
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中国涂料工业的总产量和总产值增速分别为28.31%和36.09%,2014年的7.9%和11.9%与之相比可谓大幅降低。报告指出,预计2015年的增速也很难回到两位数的时代。
2014年,我国涂料行业运行整体来看“稳中有忧”。
“稳”主要体现在:一、产销、效益同比指标比2013年有所好转,环比指标下半年比上半年有所好转;二、行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企业重视新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三、行业投资结构继续优化,新增产能大多集中在环境友好型和高性能涂料;四、价格温和回暖,企业行为趋于理性化;五、进出口兴起,企业表达出向外投资、引进人才、兼并重组的意愿。
而“忧”主要体现在:一、产量增速回落,企业收入增速放缓,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发展进度放缓;二、需求增长放缓,产销矛盾进一步突出;三、企业库存和应收账款持续增加;四、产能过剩,部分企业被迫维持开工率,新增产能仍在释放;五、物流、环保、人工、水电气、财务、税费、销售费用等上升较快,吃掉了原材料成本降低产生的大多数利润。
2014年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年,通过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污染实现的高增长已经难以为继。在此“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中国涂料工业运行的一系列问题根源已不再是需求约束,而是供给平衡,特别是自主创新的技术供给不足。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的报告中指出,我国涂料行业一贯重引进、轻吸收,重模仿、轻创新,许多关键技术和装备依赖进口,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与许多国际企业相去甚远。在产能过剩、要素成本刚性上升、市场体制更加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主要依靠技术和效率,而不是规模和数量,创新正在成为涂料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涂料行业面对“新常态”最好的发展方式之一。
2015年,我国涂料行业发展任重道远。中国涂料工业协会的分析报告直言,我国的涂料行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开创“新常态”涂料行业发展新局面,必须要明确几个方面:首先,“兼并重组”是涂料行业未来十年发展的大趋势;其次,企业发展重心应当放在“节能环保”这个大主题的思维中去进行;第三,“两化融合”的网络时代提倡网购涂料原料、网销涂料产品,新常态必须要有新思路;最后,除了环境友好型涂料,也要注重涂料特殊功能的研发,如纳米涂料、陶瓷硅氧烷涂料、相转移保温涂料、光触酶功能净化涂料等,石墨烯在涂料中的应用、刷新重涂工艺及服务,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将是我国涂料行业热门话题和重点研发方向。
尽管2015年我国涂料行业运行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下行压力较大,但随着各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政策措施的实施,涂料行业完全有能力抓住机遇,平稳运行,实现经济效益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同步增长。据中国涂料工业协会预测,2015年全年,我国涂料工业产量1760万吨左右,增速在7%左右;产值4150亿元左右,增速在7%~8%;利润有望突破300亿元,实现8%~10%的增长。